电炖锅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电炖锅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海外投资的悲喜年间-【资讯】

发布时间:2021-09-03 15:53:26 阅读: 来源:电炖锅厂家

民企“走出去”夹缝中求生

在境外进行投资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考察,且企业必须有相应的人才配备

后危机时代,越来越多的泉州民营企业赴海外掘金。在国内经济低迷的当下,出海掘金不失为泉企壮大发展的一个举措。这些企业在境外设厂,或设办事处和贸易公司,或收购国外资产,力求突破贸易壁垒,开拓海外市场空间,提升“泉州制造”的国际影响力。

布局海外

泉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镇,近些年企业在海外布局呈现出稳中求进的趋势,境外投资已经突破一亿美金。由纺织鞋服、水暖建材等为代表的强大民营经济在海外的表现很抢眼。

目前,泉州市石材年出口货值达十亿美元以上,主要产品销往日本、韩国、欧盟、美国、东南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。现在,为进一步拓展出口,节约成本,很大一部分企业又进入到合资开矿的战略开发阶段。通常的做法是,取得当地矿山开发资格。

明超石业公司在菲律宾与当地华人合作开采矿山,原材料不仅可以供应给该公司加工,还可向同行批发;南安忠诚石业已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成功落脚,开采非洲大陆丰富的矿产资源。汇文石材有限公司将在摩洛哥建立石材采掘、加工企业,首期投资额为3000万美元。5年后,汇文石材有限公司总投资额将达到5000万美元,预计可解决当地2000人就业,每年可为当地提供2000万美元的税收、企业管理费和矿山开采费等收入。

此前,一些原料和市场“两头在外”的石材加工企业,选择了将技术、资金也迁到境外的做法给其他石材企业提供了示范。企业在境外尤其是在石材的原产地直接投资设立加工企业,不但可以规避政策影响,还可能享受当地的出口税收优惠。

同样,泉州的纺织鞋服也加快了海外进军的步伐。梅花伞业、浔兴拉链、乔丹鞋业等多家重点企业纷纷前往欧洲、澳大利亚、中东等地设立营销网点或投资发展。

在全球资源价格大涨的背景下,一些投资嗅觉灵敏的泉州企业,开始在境外投资收购资源。泉州腾龙煤炭公司原是晋江一家经营煤炭国内业务的内贸企业,前些年公司赴印尼收购煤矿。“相比原本单纯的国内煤炭购销,收购印尼煤矿后,从印尼往国内运煤,利润提高了60%,这笔投资现在看来确实非常成功。”公司副总经理肖文聪说。

将工厂设在境外,也有利于突破欧美诸国日益森严的贸易壁垒。石狮市一家童装公司在阿根廷设分厂,阿根廷的市场经济地位已被欧美广泛认可,公司从而有效地规避了欧美多国针对“中国制造”的反倾销和高关税。

适应新水土

有专家预测,在人民币升值、境外投资成本下降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,对外投资领域由贸易为主拓展到以生产经营为主,通过境外生产加工,带动泉州原材料和设备出口的境外加工贸易,会逐步成为泉州企业境外投资趋势,投资热点将涉及纺织、服装、鞋类、食品、石材、工艺品等行业。

为了打破欧美商家的采购和定价权的垄断,设办事处—成立贸易公司—建加工厂,这是泉州企业境外投资的“三部曲”,虽然有个别泉企成功走过了这“三部曲”,但整体而言泉州企业境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。

依托制造业发展起来的泉州民营经济,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关海外投资法律、法规知识,对境外投资的信息、知识、经验不足,缺少复合型涉外人才,这些大大限制了泉州企业“走出去”的步伐。

在投资热点地区和模式可能变化的情况下,泉州市外经贸局的分析报告也指出了当下泉州企业境外投资的机遇。把握国外技术、设备和企业价格低廉的机会,参股控股、收购兼并、风险投资、高科技研发、直接赴境外设厂,应是泉州龙头企业进军海外的重要选择。

在境外进行投资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考察,且企业必须有相应的人才配备,这些对于泉州石材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挑战。不过,先期走出去的企业积累的经验能带动更多上规模的企业走出去。今后,将加工厂转移到境外,有可能成为越来越多泉州加工企业的选择。

扎堆出海

近期,不少知名房企“扎堆”加入“出海”队伍,斥巨资收购、兴建海外房地产项目。来自中国海外投资联合会一项数据显示,2012年以来,包括碧桂园、中国建筑、中国铁建、万科、绿地等十余家大型房企在海外有房地产项目或确定投资计划,投资规模已达几百亿美元。经过2012年一系列海外布局之后,此前“出海”的内地房企陆续迎来收获期。

房企龙头万科“出海”首站则选择今年以来复苏势头明显的美国楼市。今年2月,万科宣布与美国铁狮门房地产公司成立合资公司,合作开发旧金山富升街201地块。仅仅两个月以后,万科又进军新加坡,通过子公司出资6.78亿元人民币,收购吉宝置业位于新加坡东部丹那美拉区的林曦阁项目。

绿地集团的拓展步伐更为激进,该公司先后在韩国济州岛、澳大利亚悉尼、德国法兰克福、西班牙马德里、巴塞罗那、美国洛杉矶、泰国等地布局了多达十余个项目,公司预计年内累计海外项目投资将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,成为海外业务规模最大、项目最多的国内房地产企业。

中信集团2010年年底的海外资产为3626亿元,海外收入1125亿元。到2012年年底时,中信集团的海外资产已经下降至2978亿,而当年海外收入更骤降至602.7亿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10年年底海外资产223亿元,海外收入72亿元。到2012年年底,海外资产扩张至247.8亿,但海外收入却下降至46亿。中冶集团2010年年底,其海外资产达到了308亿,当年海外收入187亿。到了2012年年底,其海外资产扩大到了365亿,但其当年海外收入下降到了92亿。海外资产增长60亿,收入却下滑了一半。中钢集团在2010年年底时的海外资产达308亿,海外收入422亿,到了2012年年底,中钢集团则直接从100大中国跨国公司的榜单上消失了。

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年,从资产规模上看,收获不少,但失败教训多于成功经验。以最近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最多的矿产资源领域为例说,虽然已经收购下来,但大部分项目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,去做进一步的勘探、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,最终能否开发成功还很难讲。

知己知彼

“央企海外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央企本身机制问题。一般来说,海外投资是需要慎重决定的,但长官意志、对短期政绩的追求,不仅导致内部决策流程不健全,而且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甚至损失,但是事后的追责力度又不够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央企高层说,央企走出去交易额度动辄几十亿上百亿,往往面临很大风险。前期投资评估不充分,决策不合理,应对机制不灵活,缺乏有效监管和制约,是较为突出的问题。

在海外之旅背后,这些投资者面临的市场与政策风险不可小觑。尤其是随着海外置业规模的增大,一旦政策收紧限制资金外流,海外置业必然受到打击,中国企业的海外业务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威胁。

布局海外市场需要充裕的现金流或融资渠道进行支撑。去年5月大连万达与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签署并购协议,万达此次并购总交易金额26亿美元。如果没有中国银行、中银国际、中国进出口银行等的支持,万达或许也很难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收购的拳脚。

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对中国100家最大跨国公司的分析可以看出,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后遭遇到的跨国投资风险,近年来明显上升。尽管并购是目前跨国投资的主要方式,但国际经验表明,跨国并购成功的概率非常低。对于中国而言,由于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薄弱,也缺乏管理国际品牌和营销渠道的经验,实施跨国购并的风险更大。

广州车子抵押贷款

盐酸达泊西汀

进口设备3c

在线考试系统